《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》
今天(3月21日)是世界睡眠日,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“良好免疫源于优质睡眠”。
然而在生活中,人们想要达到优质睡眠的标准并非易事。常常听到有人抱怨昨晚又失眠了。其实睡眠障碍多种多样,大家熟知的失眠只是其中之一。并不是所有的睡眠障碍都是失眠。这需要通过医生的专业诊断以及相关仪器的检查才能判断。
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大厅里,正在举行题为《优质睡眠也可以很简单》的科普讲座,医生从失眠的定义及分类,睡眠问题类型,睡眠问题的干预策略三大方面来为现场市民科普。
市民们对照着症状可以初步判断自己或者家属的病情,只有了解了专业的判断标准,才能找对治疗方向。随后,现场还举行了专家义诊活动,有疑问的市民纷纷排队咨询,把自己遇到的困惑向医生请教。然而很多市民对于失眠还是有不少误解。
一位年轻的市民说,平时工作时间比较长,业余时间比较少,人已经很疲劳了,没有精力去外面娱乐,在家娱乐的方式就是看手机,刷刷剧,看一些短视频,放松一下自己心情。然后看了就离不开手,本来想11点睡,可能刷着刷着12点,过一会儿变成1点钟睡觉了。
专家指出,严格来说,这并不能算是失眠,而是一种睡眠节律的紊乱。失眠一般指的是“在有充足的睡眠机会下无法睡眠”,而晚上看手机则是在主动保持清醒。如果想要调整,可以规律作息。
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刘强解释了原因,电子设备屏幕有蓝光,这种蓝光就跟日光当中的蓝光是一样的,因为在阳光下面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,褪黑素是睡眠必须要有的激素,晚上看着电子屏幕的话,褪黑素就不能分泌得很充分,就会造成没有睡意,睡眠过程中也不会形成很有用的褪黑素分泌的波峰,这样就会造成睡眠很浅。所以在睡前两小时要避免看电子设备屏幕,晚上尽量让灯光变暗。早上很重要的,一定要固定时间起床,出门晒晒太阳。
如果规律作息后还是不能恢复正常睡眠,就要及时就诊。医生会根据患者或知情人提供的症状线索,采集全面的睡眠相关病史。了解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,包括常规体格检查、神经系统检查和精神心理状态的晤谈来确诊患者是否存在睡眠问题。如果还不能明确诊断,可以试试去医院“睡一觉”,来一次全面的睡眠检测。
黄阿姨自称是一名失眠患者,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睡觉了,家里人都说她睡着了,但是黄阿姨说不可能,家人说话黄阿姨都能听得见。之前也查不出症结所在。于是医生决定为她做一次多导睡眠监测。
黄阿姨将在监测室里至少睡上7小时,护士在她身上接上各种感应器,在此期间,医生会根据黄阿姨的各项睡眠数据来对她的病情进行判断。
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季曹珺向记者展示了睡眠多导脑电图,大体可以分为,脑电图的记录,心电图的记录,腿动的记录,还有肌电图,眼动图的记录,主要记录晚上整体睡眠情况,还有一些呼吸的记录,如果有呼吸暂停,或者有异常的肢体动作都可以在图上看到。
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张洁说,多导睡眠监测是至今唯一可以客观、科学、量化地记录和分析睡眠的仪器,可以了解您花了多少时间入睡的,半夜醒了几次,几点醒的,几点做梦的,什么时候是浅睡眠,什么时候是深睡眠,总共睡了多久等等这些信息来评估失眠的性质,此外还可以发现失眠的病因,比如脑部的病变,呼吸睡眠暂停,以及肢体的异常活动等其它睡眠障碍。
监测结束,黄阿姨觉得自己一整晚都没睡着。但经过医生诊断,黄阿姨的脑电图显示她实际进入了睡眠状态,只是她的主观感受有偏差。医生将对她进行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。其实,主观的睡眠感觉是不可靠的,往往低估了睡眠的时间和质量。这时医生的诊断和仪器的科学检测就十分有必要了。
记者:吴会雄
编辑:陈思宜